虛詞解讀(二):2022年成考專升本語文文言文虛
下文是甘肅成考網為各位考生總結的2022年成人高考語文科目的重點虛詞及其常見含義,本文主要講解的虛詞為之和所,希望能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一、之
(一)代詞
可指代人、事、物等,通常充當句中的賓語。例如: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季氏將伐顓臾》之:指代所行之事,可譯作"這樣做",分別充當"欲"和"為"的賓語)
(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於國也》之:提到動詞"有"之前的賓語,指代前面所說的情況。)
(3)野語有之曰。(《莊子。秋水》之:指代"野語"的內容,可譯為"這樣的話",充當"有"的賓語。)
(4)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馮諼客孟嘗君》之:指代馮諼,充當"見"的賓語)
(5)公賜之食,食舍肉。(《鄭伯克段于鄢》之:指代潁考叔,充當"賜"的近賓語。)
用于賓語前置的結構中,復指提到動詞之前的賓語。此時原有的代詞詞匯意義消隱,
只起提賓的語法作用。例如:
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莊子。秋水》我之謂:謂我。)
《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鄭伯克段于鄢》其是之謂乎:大概說的就是這吧。)
其李將軍之謂乎?(《李將軍列傳》其李將軍之謂乎:也許說的就是李將軍這類人吧。)
惟陳言之務去。(《答李翊書》陳言之務去:務去陳言。)
(二)連詞(結構助詞)
1.置于名詞性偏正結構(定中結構)的修飾語和中心語之間,表示多種修飾關系,通常可譯為"的"。
例如:
(1)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代為?(《季氏將伐顓臾》)
(2)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可以食肉矣。(《寡人之於國也》)
(3)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諫逐客書》) 置于主謂短句的主語后、謂語前,取消原有的句子獨立性,使之變成名詞性偏正結
構,在更復雜的句式中充當主語、賓語、狀語、定語等。此時根據上下文,通常可譯作"的"、"的時候"、"的樣子"、"的情況(條件)下"等,也可不譯出。例如:
(1)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寡人之於國也》寡人之於國也:寡人對于國家的治理。充當全句的主語。)
(2)李伶之為嚴相國至矣。(《馬伶傳》李伶之為嚴相國:李伶扮演的嚴相國。充當句中主語。)
(3)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莊子。秋水》爾向之自多于水:你以往因為河水滿溢而自我炫耀的樣子。充當"似"的賓語。)
(4)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前赤壁賦》東方之既白:東方已亮。充當"知"的賓語。)
(5)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李將軍列傳》廣之將兵:李廣帶兵的時候。充當狀語。)
(6)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也,賀蘭嫉巡、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不肯出師救。(《張中丞傳后敘》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也:南霽云向賀蘭進明求救的時候。在全句中充當狀語。)
(7)此吾之所為師也。(《馬伶傳》吾之所為:我師從的,充當"師"的定語。)
(三)動詞
表示"去"、"往"、"到去"、"到達"等意思。如:
驅而之薛,使吏民如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卷。(《馮諼客孟嘗君》之薛:到達薛地)
大軍不知廣所之,故弗從。(《李將軍列傳》所之:去的地方、去處)
二、所
(一)代詞
"所"也是不能獨立充當句子成分的輔助性代詞,所組成的結構也是名詞性結構。與"者"不同的是:(1)"所"置于其他詞或短語之前,而不是其后;(2)"所"的后面只能接動詞,而且通常是及物動詞。因此,如果不及物動詞、形容詞等與"所"字組合,它們自身一般也都變得具有及物動詞的性質;(3)"所"字之所以通常與及物動詞組合,是因為此時的"所"具有動詞賓語的性質。因此,"所"字結構說明的是受動作行為支配的對象物,而"者"字結構則是說明發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實施者(如"所見"指看到的東西;"見者"則指看東西的主體),二者的意義差別是明顯的,決不可混為一談。例如:
(1)君臣相顧,不知所歸。(《五代史伶官傳序》)所歸:歸處。
(2)豈敢盤桓,有所希冀?(《陳情表》)所希冀:企盼的內容。
(3)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莊子。秋水》)所連:指禪讓的君位;所爭:爭奪的政權;所憂、所勞:指為此而憂慮、操勞的國事。
(4)大軍不知廣所之,故弗從。(《李將軍列傳》)所之:去的地方、去處。
(5)非臣隕首所能上報。(《陳情表》)所能上報:指能夠回報的恩德。
(6)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前赤壁賦》)所如:去往的地方。
此外,還有一些由"所"組成的常見結構應當注意: "所者"
此一結構表達的意義等同于"所"字結構,而不等同于"者"結構,亦即說明受動作行為支配的對象,而不是發出或實施動作行為的主體。例如:
(1)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諫逐客書》)所重者:看重的東西;所輕者:輕視的東西。
(2)生所為者與所期者,甚似而幾矣。(《答李翊書》)所為者與所期者:指文章的寫作與期盼達到的水平。
(3)孟嘗君曰:"視吾家所寡有者。"(《馮諼客孟嘗君》)所寡有者:缺少的東西。
(4)所欲忠者,國與主耳。(《張中丞傳后敘》)所欲忠者:愿意效忠的對象。 "所以"
"所以"這一凝固結構表達的意思較復雜,主要有:
意義比較具體,表示動作行為的依據、憑借、工具、方法等,可譯為"用來的"、"憑它來的"等。如:
A.所以飾后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諫逐客書》)
B.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諫逐客書》)
C.亟稱其人,所以勸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貶其可貶也。(《答李翊書》)
D.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答司馬諫議書》)
E.吾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知所以志也。(《張中丞傳后敘》)
意義比較抽象,用以引出某種結果的原因,可譯為"導致…的原因"、"這就是的原因".如:
A.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諫逐客書》)
B.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五代史伶官傳序》)
C.禍莫大于殺已降,此乃將軍所以不得侯者也。(《李將軍列傳》)
指代緣由、原因的名詞性結構,做動詞賓語。如:
A.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答司馬諫議書》)
(二)約數詞
此時接續在數量詞后,表示大約的數量范疇。可譯為"左右"、"前后"等。例如:
未到匈奴陣二里所,止。(《李將軍列傳》)
版權聲明:本文“虛詞解讀(二):2022年成考專升本語文文言文虛”來自“甘肅成人高考網”,內容來自互聯網,有關成人高考高起專、高起本、專升本的報名時間、入口、費用等信息內容請以甘肅省教育考試院官網為準。若轉載,請注明:http://www.zhaomingming.cn/zsb/104.html,若本站收錄的信息無意侵犯了版權等相關問題,請給我們致電或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和回復。
文章評論(已有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