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訪問甘肅成人高考網,網站主要提供成考考生提供成考報名入口、時間、條件和費用,站內內容僅供交流使用,官方信息以甘肅省教育考試院為準站點地圖|網站地圖

甘肅成人高考網

甘肅成人高考網

地區: 蘭州 嘉峪關 金昌 白銀 天水 武威 張掖 平涼 酒泉 慶陽 定西 隴南 臨夏回族 甘南藏族

2020年甘肅成人高考高起本《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

文章來源: 甘肅成考網 作者: 小編 瀏覽量: 934 發布時間: 2022-10-26 11:54
2020年甘肅成人高考高起本《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 第Ⅰ卷(選擇題,共40分) 一、語文知識與語言運用。(24分,每小題4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 ) A.當眾當真當務之急 B.哄騙起哄哄堂大笑 C.啟蒙蒙蔽蒙頭轉向 D.折合折騰百折不撓

2020年甘肅成人高考高起本《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


         第Ⅰ卷(選擇題,共40分)

        一、語文知識與語言運用。(24分,每小題4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 )

        A.當眾當真當務之急

        B.哄騙起哄哄堂大笑

        C.啟蒙蒙蔽蒙頭轉向

        D.折合折騰百折不撓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

        A.屆時銀幕運籌帷幄

        B.描摹深諳責無旁代

        C.決裂教唆文過是非

        D.熬戰跨度鋌而走險

        

        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 )

        木船在風浪中劇烈地搖晃著,那人卻穩穩地站立著,就像一個的騎士,騎在一匹的野馬上,任憑野馬狂奔,他卻        。

        A.技藝高超橫行無忌一往無前

        B.英勇無畏橫沖直撞如虎添翼

        C.勇往直前狂放不羈絕不妥協

        D.身懷絕技桀驁不馴泰然自若

        

        4.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隨著建設步伐的加快,大劇院、科技館、會展中心、金融城……一座座大樓在這里拔地而起。

        B.我們要一鼓作氣、越戰越勇,為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C.在當下的中國,電子商務正好趕上了技術進步和居民消費力提升的“雙重風口”,可謂前途無量,大有可為。

        D.由于“”特有的社交屬性,人們越來越看重自己的運動步數,逐漸走出家門,無所不至地進行鍛煉。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

        A.對這部小說的人物塑造,作者沒有很好地深入生活、體驗生活,憑主觀想象加了一些不恰當的情節,卻大大減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各級財政部門要增添科學管理水平,特別是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經費的管理,要做到心中有數,全盤考慮,周密安排。

        C.我國西部陸海新通道,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D.這些牧民長期生活在馬背上,他們隨身攜帶的精美小刀,既可以用來宰殺、切割牛羊肉,肉燒熟了,又可以用它做餐具。

        

        6.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橫線處的語句,順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 )

        樹木的樹冠能阻擋陽光而減少輻射熱。當樹木成片、成林栽植時,            ,而且由于林內、林外的氣溫差,林外的熱空氣上升而由林內的冷空氣補充,           ,           ,從而使人們感到舒適。而在冬季,由于栽植樹木的地區受熱面積大,沒有栽植樹木的地區受熱面積小,            ,所以在樹木較多的小環境中,            。

        ①能夠降低皮膚的溫度②氣溫要比沒有栽植樹木的地區高一些

        ③不僅能降低林內的溫度④可以形成對流的微風

        ⑤空氣流動規模大、散熱快

        A.①③④②⑤B.③④①⑤②C.④②⑤①③D.②③⑤④①

        

        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7~10題。(16分,每小題4分)

        苔蘚植物是地球上演化最成功的植物之一,是從水生植物到陸生植物的過渡類型,在地球上有超過4億年的演化歷史。苔蘚植物的祖先悄然上岸,慢慢進化出了適合陸地生存的特殊“技藝”——變水性。獨特的變水性是它們的生存法寶,身體內水分的含量能隨環境的變化而改變。環境極端干燥時,它們就進入休眠狀態;在水分重新獲得時,它們能快速恢復生機。

        我們常見的種子植物有根、莖、葉的組織分化,苔蘚植物也有,不過它們的根、莖、葉與種子植物并不相同,除了形態迷你,功能和結構還比較簡單。苔蘚的根是假根,只有固定作用,沒有吸收水分、營養物質的功能;莖無維管束的分化,不能運輸水分和營養物質,而葉僅由單層細胞構成。這種結構使得它們對環境中的土壤和水分要求不高,可以直接利用葉片來吸引水分。由于它們的葉表缺少角質層的保護,對環境中的污染物也敏感很多。

        苔蘚憑借著變水性和獨特的結構,能適應極為苛刻的環境和氣候條件,成為最早登陸的植物。它們慢慢地在陸地上面站穩了腳跟,老的植株死亡,逐漸轉變成有機物,使得貧瘠的土壤日漸肥沃,創造了更好的生存空間,其他類別的生物才逐漸興起,“大自然拓荒者”的美譽由此而來。

        如果你稍加留心,就會發現即便在城市中苔蘚植物也隨處可見。在城市道路邊的斜坡,為了預防水土流失和滑坡,常需在表面噴混凝土進行鞏固。剛開始的時候,混凝土的表面沒有一絲綠色。一年過后,你會發現這些人工建筑的表面逐漸變綠,有一些苔蘚定居下來,它們是最早的定居者。再過一些年,苔蘚愈發繁茂。老的植株死亡后,分解成腐殖或有機質,改良了小環境,然后陸續有小的蕨類、被子植物和昆蟲遷徙而來,多樣性逐漸增加,形成一個小巧的生態系統。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北部,是我國最大的半固定沙漠和我國第二大沙漠。在沙漠地表廣泛生長著一片片不起眼的生物類群,生物學家稱其為生物土壤結皮或生物結皮。它是由細菌、真菌、藍綠藻、地衣和苔蘚植物等類群與土壤形成的有機復合體。雖然這些黑綠色的塊狀體看起來很不美觀,但正是它們的存在,顯著降低了風速,有效地維持了沙漠的地表穩定性。其中,苔蘚作為環境演替過程中的先鋒植物,成為生物防沙、固沙的主力軍。在荒漠里,水貴如油。生物結皮就像一塊海綿,將荒漠中的降水吸收到體內。每當降雨來臨,結皮中的各類物種開始各顯其能地吸收水分,其中苔蘚植物對外界水分變化的反應最明顯。干燥狀況下,苔蘚植物處于休眠狀態,外表呈黑色;一旦水分充足,可在數十秒到數分鐘內復蘇成嫩綠色。

        在園藝上,苔蘚最經常的用處就是制作微景觀。我們可以利用苔蘚的不同質感把它們做成大樹或者小草。苔蘚盆栽很適合現代人的家居裝飾,小巧鮮綠,節省空間。在包羅萬象的植物界中,苔蘚那種卑微又頑強的生命力讓人心生憐愛,正如清代詩人袁枚在詩歌《苔》中所寫:“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節選自張力、稻城《苔蘚——從荒野“草墊”到城市新寵)

        7.對苔蘚“變水性和獨特的結構”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A.“變水性”是指苔蘚能根據環境的變化,增加體內水分的貯存。

        B.苔蘚的根是假根,它不能吸收水分和營養,只能起到固定作用。

        C.苔蘚的莖沒長出足夠多的維管束,所以它不能運輸水分和營養。

        D.苔蘚的葉由于缺少角質層保護,使得它對土壤和水分要求不高。

        

        8.對文中有關苔蘚“之最”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演化最成功”,主要指苔蘚演化歷史之長、適應陸生能力之強。

        B.“最早登陸”,是指苔蘚最早實現了水生植物過渡到陸生的演化。

        C.“最早的定居者”,是指苔蘚可最早生長在城市中混凝土斜坡上。

        D.“反應最明顯”,是指苔蘚在水分充足時可以立即進入休眠狀態。

        

        9.根據文意,下列對苔蘚功用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苔蘚是陸生植物的急先鋒,是“大自然拓荒者”。

        B.苔蘚是環境演替的先行者,是生態系統的開發者。

        C.苔蘚可以固沙,維持沙漠地表的穩定,保護環境。

        D.苔蘚可以制作微景觀,為現代城市家居節省空間。

        

        10.下列文中語句,運用了擬人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  )

        A.它們慢慢地在陸地上面站穩了腳跟。

        B.即便在城市中苔蘚植物也隨處可見。

        C.小的蕨類、被子植物和昆蟲遷徙而來。

        D.可在數十秒到數分鐘內復蘇成嫩綠色。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10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25分)

        閱讀下面的現代文,完成11~14題。

        上大學時,從家到學校之間往返都乘火車,是那種速度慢、??空军c多的綠皮火車。與慢車相匹配的常常是一個個并不起眼的小站。北營站就是這樣的小站。

        在北營站,上下車的旅客不多,以附近高校的學生為主。站雖不大,但位置重要,距離我們學校僅兩三公里。去那里乘車對于學生們來說要比去大站方便實惠得多。小站就像一個不起眼的路人,記錄下了匆匆過客的平淡記憶,偶然回味其間,能從那些記憶碎片看到透射出來的微光。

        因為乘車時間大都在晚上,去北營站的小路又偏僻,所以來往其間的大多是男生。出于安全原因,女生很少走北營站,偶爾有女同學出現,也是結伴搭伙而行,但只有一個女生“DNA”除外。

        我跟“DNA”認識純屬偶然。因為車站小,候車的學生大都擠在僅有的幾條長椅上。慢慢地,經常出沒于此的學生就熟了起來?!癉NA”的與眾不同,不是她長得漂亮,而是因為她學習的勁頭太大。她學習的刻苦勁兒讓人佩服,至少我是感動的。那時候,上大學國家包分配,上了大學就等于有了一份可靠的工作,像她這種利用候車時間還能抓緊學習的精神,我們連參加高考前都沒有。

        記得第一次認識她時,她正在啃一本很專業的書?;璋档暮蜍囀依?,穿著樸素、灰頭土臉的她,全然不顧周圍人的存在。要不是書掉在我腳下,我順手幫她撿起,估計我們永遠沒有說話的機會。書的封面上有很大的“DNA”字樣,我遞還她時,隨口說了一句,這是關于脫氧核糖核酸的書吧。她興奮地問我是哪個系的,怎么會知道這么多關于DNA的知識。交談中,我了解到了她不少的信息,但除了名字,所以只能叫她“DNA”。

        她是生物系的,來自農村,家境并不寬裕。也許是因為意外遇到一個文科“知音”的緣故,她興奮地向我介紹生物專業。那時候,考研不像現在這樣普及,得知她刻苦學習的目標就是考研,從事生命科學研究,我很震驚。

        我在小站后來又碰到過她幾次,她依然是一副我行我素、忘我學習的范兒,我與她再無交流。然而在我大二時又在小站邂逅了“DNA”。那天,她明顯認出了我,有一種按捺不住的表達欲望。說她第一次出遠門到南方,考研成績還好,面試時導師對她指點不少。對于她來說,不光是未來讀研的一切讓她興奮,而且南方的一切也令她大開眼界。她說著還掏出一只裝在瓶子里的小龍蝦,說是在南方的水溝里抓的,其他幾只在實驗室留著試驗用,這一只帶回家讓家里人看看新鮮。一個來自貧寒農家的女學生,除了學習成績和幾乎不用破費的“禮物”之外,確實無以回報家庭。她帶回的這只小龍蝦,更多的是向家人展示一種新奇的、別樣的生物。

        從那之后,我再也沒有見過“DNA”,也不知道她最終有沒有讀研、讀博。我想,憑她的努力和執著,一定不會錯的,她會擁有美好的未來。

        與為人熟知的大站相比,小站都顯得有些寂寥,但每一個不起眼的小站都一定能通向更大的站,每一個不起眼的小站都一定能讓你抵達想要到達的地方。當年在小站昏暗燈光下努力讀書的那個平凡女孩,想必一定到了她想要去的地方吧。

        沒有人能許你未來,除了你自己。

        (節選自李耀崗《小站記憶》)

        11.作者稱女孩“DNA”,用了哪種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2.在文中,作者對女孩表現出了哪些情感?請簡要概括。(6分)

        答:

        

        13.結合本文,簡要概括女孩的外在形象和精神氣質。(7分)

        答:

        

        14.如何理解文中的“小站”的含意?(6分)

        答:

        

        四、古代詩文閱讀(2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題。

        國者,天下之利勢也。得道以持之,則大安也,大榮也,積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則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無之,及其綦也,索為匹夫,不可得也。故用國者義立而王,信立而霸,權謀立而亡。

        (《資治通鑒·周紀四》)

        【注釋】 綦:通“極”,指形勢極度惡化。

        15.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5分)

        答:

        

        16.結合原文,分析“用國者”應該如何治國。(5分)

        答:

        

        17.本文主要使用的論證方法是什么?請結合原文進行分析。(6分)

        答:

        

        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18~19題。

        竹

        [明]徐渭

        葉葉枝枝逐景生,高高下下自人情。

        兩梢直拔青天上,留取根叢作雨聲。

        18.詩的前兩句描繪了竹子怎樣的形態特征?“葉葉枝枝”“高高下下”等疊詞的使用,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5分)

        答:

        

        19.詩的后兩句寫竹,突出了怎樣的神韻?(4分)

        答:

        

        五、作文(60分)

        20.閱讀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魯迅在他的小說《故鄉》的結尾寫道:“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p>

        這段話帶給人們很多思考。請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經歷,寫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除外),題目自擬。不少于600字。

        

        參考答案

        一、(24分,每小題4分)

        1.【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現代漢語的字音。

        【應試指導】A項中“當眾”的“當”和“當務之急”的“當”讀“dāng”,“當真”的“當”讀“dàng”。B項中“哄騙”的“哄”讀“hǒng”,“起哄”的“哄”讀“hòng”,“哄堂大笑”的“哄”讀“hōng”。C項中“啟蒙”的“蒙”和“蒙蔽”的“蒙”讀“méng”,“蒙頭轉向”的“蒙”讀“mēng”。D項中“折合”的“折”和“百折不撓”中“折”讀“zhé”,“折騰”中“折”讀“zhē”。

        2.【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現代漢語的字形。

        【應試指導】B項中“責無旁代”的“代”應改為“貸”。C項中“文過是非”的“是”應改為“飾”。D項中“熬戰”的“熬”應改為“鏖”。

        3.【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正確選用詞語的能力。

        【應試指導】A項中“橫行無忌”指依仗暴力,毫無顧忌地干壞事。用于人,故排除。B項“如虎添翼”的意思是像老虎長了翅膀。形容強大的事物得到援助后更加強大。也形容兇惡的事物得到援助后更加兇惡。用在這里不合適,故排除。C項中“狂放不羈”的意思是任性豪放,不受約束。形容性格豪爽,蔑視世俗禮法。用于人,故排除。正確答案為D。

        4.【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應試指導】D項中“無所不至”的意思是“沒有達不到的地方,也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壞事)”。進行運動鍛煉應在相應的運動場地,而不是所有地方,所以用在這里不恰當。本題為選非題,當選D。

        5.【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辨識病句的能力。

        【應試指導】A項邏輯不當,“卻”應該改為“因此”。不是轉折關系而是因果關系。B項搭配不當,“增添”應改為“提高”。D項“宰殺”和“牛羊肉”搭配不當,可以改為“宰殺牛羊、切割牛羊肉”。

        6.【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結合語境正確使用語言的能力。

        【應試指導】“不僅”和“而且”搭配,所以“③”填在第一個空。首句提到樹木可減少輻射熱,故最后一句應為總結句,選②,運用排除法,故答案選B。

        二、(16分,每小題4分)

        7.【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理解段落主要內容的能力。

        【應試指導】A項“增加體內水分的貯存”錯誤。由原文第一段可知,變水性是指苔蘚體內水分的含量能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環境極端干燥時,它們就進入休眠狀態;在水分重新獲得時,它們能快速恢復生機。C項“苔蘚的莖沒長出足夠多的維管束”錯誤。由原文第二段可知,苔蘚的莖無維管束的分化。D項由原文第二段可知,由于苔蘚的葉表缺少角質層的保護,對環境中的污染物也敏感很多。而苔蘚的獨特結構則是它們對環境中的土壤和水分要求不高的原因,所以D項前半句表達錯誤。故正確答案為B。

        8.【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理解文中關鍵詞語的能力。

        【應試指導】“反應最明顯”表現在:干燥狀況下,苔蘚植物處于休眠狀態,外表呈黑色;一旦水分充足,可在數十秒到數分鐘內復蘇成嫩綠色,故D項表述錯誤。本題為選非題,當選D。

        9.【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理解段落主要內容的能力。

        【應試指導】根據原文第三段“成為最早登陸的植物……‘大自然拓荒者’的美譽由此而來”可知A項正確。根據原文第五段“但正是它們的存在,顯著降低了風速,有效地維持了沙漠的地表穩定性……成為生物防沙、固沙的主力軍”可知C項正確。根據原文第六段“苔蘚最經常的用處就是制作微景觀……苔蘚盆栽很適合現代人的家居裝飾,小巧鮮綠,節省空間”可知D項正確。B項中“是生態系統的開發者”,原文并沒這樣說,所以錯誤。本題為選非題,當選B。

        10.【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判斷文中語句所用修辭手法的能力。

        【應試指導】A項“站穩了腳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B、C、D三項是陳述句,沒有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故A項正確。

        三、(25分)

        11.(6分)

        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借女孩所看書的封面上“DNA”字樣代稱女孩,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女孩刻苦學習的人物形象特點。(意思對即可)

        12.(6分)

        (1)敬佩她專心學習、刻苦鉆研的精神;(2)女孩對生物專業的癡迷讓作者震驚;(3)作者被女孩立志改變命運的精神感動。(意思對即可)

        13.(7分)

        (1)外在形象:貧寒農家的女學生,穿著樸素,灰頭土臉,刻苦學習,認真鉆研;(2)精神氣質:認真、刻苦、不服輸、有理想。(意思對即可)

        14.(6分)

        (1)小站是文章的感情線索,串起了小說的故事情節;(2)小站是人生前進的站臺,寓意女孩追夢的平臺;(3)小站見證了女孩的刻苦努力,寓意拼搏進取的精神。(意思對即可)

        四、(25分)

        15.(5分)

        國家,集中了天下的利益和權勢。(意思對即可)

        16.(5分)

        講誠信、有標準管理才能使國家長治久安。(意思對即可)

        17.(6分)

        對比論證,荀子將有道行的人管理國家和無道行的人管理國家分別帶來的安定與危險進行了對比分析。(意思對即可)

        18.(5分)

        描繪了竹子挺拔向上,茂密,順應人心,應景而生的形態特征。疊詞的使用增加了詩歌的韻律美和語言美。(意思對即可)

        19.(4分)

        后兩句突出了竹子正直挺拔,扎根大地,有氣節,甘于奉獻的君子形象。(意思對即可)

        


立即提交

文章評論(已有條評論)

2023年考試安排(預計)

高起點 10月29日 10月30日
語文 外語
數學(文) 史地(文)
數學(理) 理化(理)
專升本 10月29日 10月30日
政治 專業課
外語 詳細>>

甘肅成考交流群

甘肅成考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網上預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