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訪問甘肅成人高考網,網站主要提供成考考生提供成考報名入口、時間、條件和費用,站內內容僅供交流使用,官方信息以甘肅省教育考試院為準站點地圖|網站地圖

甘肅成人高考網

甘肅成人高考網

地區: 蘭州 嘉峪關 金昌 白銀 天水 武威 張掖 平涼 酒泉 慶陽 定西 隴南 臨夏回族 甘南藏族

2019甘肅成人高考專升本《大學語文》真題試卷

文章來源: 甘肅成考網 作者: 小編 瀏覽量: 790 發布時間: 2022-10-14 11:09
2019甘肅成人高考專升本《大學語文》真題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作品中,屬于四言詩的一項是( )。 A柳永《八聲甘州》B曹操《短歌行》C屈原《國殤》D李清照《聲聲慢》 正確答案B 2、下列關于歐陽修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B唐宋八大家之一 C號醉翁

2019甘肅成人高考專升本《大學語文》真題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作品中,屬于四言詩的一項是( )。

        A柳永《八聲甘州》B曹操《短歌行》C屈原《國殤》D李清照《聲聲慢》

        正確答案B

        

        2、下列關于歐陽修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B唐宋八大家之一

        C號醉翁,晚年自稱六一居士

        D著有《新五代史》

        正確答案A

        

        3、下列文學社團中,朱自清曾經參加的是( )。

        A創造社B文學研究會C新月社D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正確答案B

        

        4、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使用的修辭方法是( )。

        A排比B擬人C夸張D對偶

        正確答案D

        

        5、下列詩歌中,體裁不屬于樂府詩的一項是( )。

        A《陌.上桑》B《行路難》C《飲酒》D《杜陵叟》

        正確答案C

        

        6、下列關于《禮記.大同》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論述了“大同”與“小康”的不同B為增強說理氣勢,多處使用夸張、比喻等修辭手法C間接反映了對現實的不滿D表達了孔子對原始共產主義社會的向往

        正確答案B

        

        7、下列作品中,屬于艾青成名作的一項是( )。A《向太陽》B《火把》C《大堰河一我的保姆》D《北方》

        正確答案C

        

        8、下列作家中,具有“含淚的微笑”藝術風格的是( )。

        A歐·亨利B莫泊桑C契訶夫D福樓拜

        正確答案A

        

        9、《馮諼客孟嘗君》采用了欲揚先抑的表現手法,下列不屬于貶抑手法的一項是( )。

        A孟嘗君曰:“客何好?”日:“客無好也。”

        B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

        C孟嘗君不說,日:“諾。先生休矣!

        D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正確答案D

        

        10、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蝕》《子夜》《林家鋪子》《寒夜》都是茅盾的代表作品

        B《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都是曹禺的話劇作品

        C“愛情三部曲”“農村三部曲”“激流三部曲”的作者是巴金

        D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虎符》《蔡文姬》寫于抗戰時期

        正確答案B

        

        11、提出新格律詩“三美”主張的詩人是( )。

        A郭沫若B徐志摩C聞一多D艾青

        正確答案B

        

        12、下列關于《莊子.秋水》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描寫了北海的遼闊B“兩矣渚崖之間,不辨牛馬”,描寫了黃河水上漲的景色C“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說明河伯認識到了自己的局限D“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寫出了北海若驕傲自得的心態

        正確答案D

        

        13、下列關于《種樹郭橐駝傳》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郭橐駝對這個綽號很反感B郭橐駝懂得順應樹木生長的規律C郭橐駝移栽樹木時會換上新土D郭橐駝早晚都會去照料樹木

        正確答案B

        

        14、朱光潛的《選擇與安排》是一篇()。

        A議論文B說明文C記敘文D散文

        正確答案A

        

        15、下列選項中,不屬于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表現手法的一項是()。

        A比喻B用典C擬人D疊字

        正確答案D

        

        16、下列選項中,加[]的字“于”表示被動的一項是()。

        A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 所溺B王知如此,則無望民之多[于] 鄰國也C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D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正確答案A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A 生莊公[及]共叔段公曰:“無庸,將自[及]。”

        B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其先日李信,秦[時]為將

        C 大軍不知廣所[之],故弗從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

        D 橐駝非能使木壽[且]也 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城之中矣

        正確答案D

        

        18、下列選項中,加[]的字“是”表示判斷的一項是()。

        A當[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

        B[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

        C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D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正確答案C

        

        19、下列選項中,加(] 的字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將]子無怒,秋以為期將:將要

        B[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契闊:聚散

        C女也不[爽],士貳其行爽:愉快、快樂

        D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怎生:怎么生活

        正確答案B

        

        20、下列選項中,[]部分翻譯錯誤的一項是( )。

        A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以為莫己若者:認為沒有誰如同自己一樣

        B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卻賓客以業諸侯:驅逐賓客使諸侯威就功業

        C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棄甲曳兵而走:拋棄了鎧甲、拖著士兵離開了

        D[制,巖邑也],叔死焉,佗邑為命制,巖邑也;制是險要的城邑

        正確答案C

        

        二、文言文閱讀。21~29小題,共30分。

        背景資料(一)閱讀韓愈《張中丞傳后敘》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3小題。 籍時尚小,粗聞巡、遠事,不能細也。云巡長七尺余,須髯若神。嘗見嵩讀《漢書》,謂嵩曰:“何為久讀此?”嵩曰:“不熟也。”巡曰:“吾于書讀不過三遍,終身不忘也。”因誦嵩所讀書,盡卷不錯一字。嵩驚,以為巡偶熟此卷,因亂抽他帙以試,無不盡然。嵩又取架上諸書試以問巡,巡應口誦無疑。嵩從巡久,亦不見巡常讀書也。為文章,操紙筆立書,未嘗起草。初守睢陽時,士卒僅萬人,城中居人戶亦且數萬,巡因一見問姓名,其后無不識者。巡怒,須髯輒張。及城陷,賊縛巡等數十人,坐,且將戮。巡起旋,其眾見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眾泣不能仰視。巡就戮時,顏色不亂,陽陽如平常。

        21、給這段文字劃分層次,請用“||”號在原文中標出。

        答案第一個“||”標在“不能細也”之后,第二個“||”標在“其后無不識者”之后。

        

        22、這段文字關于張巡的肖像描寫有哪些?

        答案巡長七尺余,須髯若神。

        

        23、這段文字刻畫張巡視死如歸形象時,運用了哪兩種表現手法?

        答案運用對比和反襯的手法來描寫張巡視死如歸的形象。張巡的部下哭得不能抬頭看他,他在死前卻臉色不變,像平常那樣滿不在乎。

        背景資料(二)閱讀《季氏將伐顓臾》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4~26小題。 冉有曰:“今夫顓臾, 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

        

        24、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答案孔子采用例證方式駁斥了冉有的托詞,指出其觀點的錯誤,并層層剖析,提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和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25、出自這段文字的成語有哪些?

        答案分崩離析;禍起蕭墻;季孫之憂;大動干戈;既來之,則安之。

        

        26、翻譯“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答案君子最痛恨那種不說“我想得到它”卻為了得到-定另找借口的行為。

        背景資料(三)閱讀《詩經.黍離》,然后回答27~29小題。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27、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抒發了對西周滅亡的沉痛,表現了作者的憂國憂民和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

        

        28、詩中的“黍”與“稷” 起到什么作用?

        答案“黍”與“稷”乃具體的物象,從“苗”到“穗”再到“實”,稷黍成長的過程頗有象征意味,與此相隨的是詩人從“中心搖搖”到“如醉”“如噎”的深化。取同一物象不同時間的表現形式完成時間流逝、情景轉換、心緒壓抑三個方面的發展,在迂回往復之間表現出主人公不勝憂郁之狀。

        

        29、解釋下面的疊音詞。

        (1)靡靡(2)搖搖

        答案(1)靡靡:遲遲、緩慢,猶疑不決的樣子。

        (2)搖搖:心中愁悶難忍。

        

        三、現代文閱讀。30~38小題,共30分。

        背景資料(一)閱讀魯迅《風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0~32小題。 過了十多日,七斤從城內回家,看見他的女人非常高興,問他說:“你在城里可聽到些什么?”“沒有聽到些什么。”“皇帝坐了龍庭沒有呢?”“他們沒有說。”“咸亨酒店里也沒有人說么?”“也沒人說。”“我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龍庭了。我今天走過趙七爺的店前,看見他又坐著念書了,辮子又盤在頂上了,也沒有穿長衫。”“......”“你想,不坐龍庭了罷?”“我想,不坐了罷。” 現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給他相當的尊敬,相當的待遇了。到夏天,他們仍舊在自家門口的土場上吃飯;大家見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過八十大壽,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雙丫角,已經變成一支大辮子了;伊雖然新近裹腳,卻還能幫同七斤嫂做事,捧著十八個銅釘的飯碗,在土場上一瘸一拐的往來。

        

        30、這段文字運用了哪些描寫手法?

        答案白描手法、人物對話、細節描寫。

        

        31、這段文字表現了七斤夫婦怎樣的思想狀態?

        答案愚昧落后,缺乏民主主義覺悟,糊里糊涂度過了這場風波。

        

        32、最后一個自然段說明了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最后一個自然段,“九斤老太的康健”象征著農村的舊貌沒有什么變化;“六斤”的裹腳象征著農村年輕的一代在走前人走過的老路;“十八個銅釘的飯碗”象征著人們仍在貧困落后之中,修補幾千年來的傳統舊習,沿襲過去。這一切標明辮子風波過去后,一切又恢復了原樣。這樣的結尾深化了主題,暗示著中國農村在辛亥革命后沒有發生根本的變革。

        背景資料(二)閱讀梁實秋的《談時間》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3~35小題。 有人說:“時間即生命。”也有人說:“時間即金錢。”二說均是,因為有人根本認為金錢即生命。不過細想一下,有命斯有財,命之不存,財于何有?有錢不要命者,固然實繁有徒,但是舍財不舍命,仍然是較聰明的辦法。所以《淮南子》說:“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我們幼時,誰沒有作過“惜陰說”之類的課藝?可是誰又能趁早體會到時間之“難得而易失”?我小的時候,家里請了一位教師,書房桌上有- -座鐘,我和我的姊姊常乘教師不注意的時候把時針往前撥快半個鐘頭,以便提早放學,后來被老師覺察了,他用朱筆在窗戶上的太陽陰影劃一痕記,作為放學的時刻,這才息了逃學的念頭。 時光不斷地在流轉,任誰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我們每天撕一張日歷,日歷越來越薄,快要撕完的時候便不免矍然以驚,驚的是又臨歲晚,假使我們把幾十冊日歷裝為合訂本,那便象征我們的全部的生命,我們一頁一頁地往下扯,該是什么樣的滋味呢?“冬天一到,春天還會遠嗎?”可是你一共能看見幾次冬盡春來呢?

        

        33、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時光不停地在流轉,誰也不能使它停留片刻,勸告大家要珍惜時間,合理支配時間。

        

        34、這段文字列舉自己幼年逃學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答案作者列舉自己幼年逃學的事,很自然地引出沒有人“能趁早體會到時間之‘難得而易失’”問題,從而來印證自己的觀點。

        

        35、最后一個自然段運用了哪兩種論證方法?

        答案運用了引證法和喻證法兩種論證方法。引用名人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和把自己全部的生命比喻成合訂本日歷,來說明生命的短暫,從而達到強調韶光易逝,應重視珍惜的道理。

        背景資料(三)閱讀愛爾蘭詩人葉芝的《當你老了》,然后回答36~38小題。當你老了,頭白了,睡意昏沉,爐火旁打盹,請取下這部詩歌,慢慢讀,回想你過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們昔日濃重的陰影;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圣者的靈魂,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垂下頭來,在紅光閃耀的爐子旁,凄然地輕輕訴說那愛情的消逝,在頭頂的山上它緩緩踱著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間隱藏著臉龐。

        

        36、這首詩以怎樣的視角切入?有什么作用?

        答案作者從未來的角度審視當下的情感,展開想象,抒發了作者對愛人愛得深沉。

        

        37、“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圣者的靈魂,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愛情觀?

        答案愛情可以穿越時空;愛情是靈魂的交融;愛情是默默的守候。

        38、詩的最后一節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答案本節又轉入未來虛擬的意境之中,用象征的表現手法抒發了自己對愛情的不渝。貫穿終生的堅貞。

        

        四、作文題。50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你怎么樣,中國便怎么樣;你是什么,中國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國便不再黑暗。請根據上述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文章,字數不少于800字。

        

        



立即提交

文章評論(已有條評論)

2023年考試安排(預計)

高起點 10月29日 10月30日
語文 外語
數學(文) 史地(文)
數學(理) 理化(理)
專升本 10月29日 10月30日
政治 專業課
外語 詳細>>

甘肅成考交流群

甘肅成考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網上預報名